Yuco Maruo interview:INTOPIA

 

Q: 最初是想做成什麼樣的印象呢?

最初,與其說是具體的印象,不如說是想製作更籠統,具有高純度幸福感的作品,而從那裡持續探尋到的是「如過能用雙眼看的見的形式表達出來的話又是怎樣的呢」
尚未決定此次的標題,但看這些作品們,不如說稍微像烏托邦那樣,雖說是「烏托邦」,但或許還是有點不同比較好吧,目前還在檢討中…
幸福感,雖不是那種心靈寄託的理想國,但也不是心中所描繪的感覺非常好的地方,其實比較像是空間那樣的地方
並不是因為想表達那樣的感覺所以具體製作出「這作品是這樣的感情啊」
是根據那樣的印象吧
該如何表達呢,用言語非常難說明,試著想把他們變成一個形式。
雖然無法歸結,並不是因為有開心的事所以幸福,
而那幸福感也不是因為非常開心而集聚到許多的幸福,不管你遇見了什麼、雖然不是原來的自己,但也能感受到那真正良好感覺的一瞬間、
在自己的內側裡湧出的幸福感、似是有幸福感,但那個開心並不是吵鬧喧嘩,而是非常安靜,能夠安心的、
但自己的內側卻是非常心神不定,感覺像是瞬間遇見喜悅而喧嘩般
所以看見自然時的自己充滿了活力,而那也讓擁有很自然的自己接近入口,遇見自己感受到那個幸福的瞬間。
即便遇到了人、事,見過的任何東西,也讓我感受到了這種高純度,說是自己所擁有的烏托邦或許有點超過,但這種感覺真的是太棒了。
若是用什麼來表達的話,可以說他是有機的,但不喧嘩,
而若是要說清楚像什麼動物一樣,但卻又不是那樣的生物
「阿,這是什麼,這個從自己的內側出來的純淨,是什麼?」當我遇到他的時候,我認為如果他接近這種感覺該有多好
所以即便是完成了,自己也不知其本來面目
只是觸摸著什麼,做出內心深處所感受到的純淨。

 

 

Q: 最近是何時感覺到那樣的呢? 

最近是何時感覺到的已經忘了。像這樣的事情也有,當我與人打交道時感到高興,也打從內心深處感到非常感動,而讓我感到驚訝的是「阿,原來自己是這樣的」
我感到寬慰並想感受這種出自於內心的形象
之前一個人開車去海邊,因為我覺得在黎明的海邊可以感受接近那感覺,
那個時候突然覺得「哇,好自由呀」,很接近那感覺。但以現實來看,那只不過是海而已,但又不是那樣的
去了海邊,水邊,在那撿了石頭,此時感覺「是這樣的阿!」不過還是撿了石頭(笑)
雖然很難懂…

 

Q: 當你意識到這前後,你有什麼改變嗎?

該如何說呢,我一直在尋找,我覺得我會繼續回到那裡。所以,我每天都會感受到我正在選擇的東西,或者做了這些事情
我感覺我每天都在尋找他並且選擇這一切

 

Q: 有達到你的標準嗎?

我想是有的。我認為,每個人都是在為每個人尋找些什麼,自己正追求的烏托邦那樣的感覺,是否非常接近他,那樣的自己是不是被需要的,而作為那個非常需要的機會,和各種各樣的東西相遇,感受各種事情,然後閃耀出眾,我是這樣覺得的。所以我很高興,很感謝,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並不只是為了讓對方高興,而是有關與人打交道,就連看見小石頭,也會發自內心而感動,感覺像是和自己的內心相遇般。因為那樣而造就此機會,讓我在各種地方能夠做自己。為此,我想增加這個機會,那麼將他塑造成一件作品,完成後的感覺是怎麼樣的呢?雖然並不常做,但是也許我會繼續做下去
我認為我現在可嘗試能否做到,我希望這是一種美好的感覺。
並不是因為不和人打交道所以孤獨,無論是與人們,事物及作品的相遇,那全都是對自己有所影響,我認為那對自己來說,如同循環般的讓心靈回歸到更加閃耀的地方。
我認為不管是不是自己做的,如果真的做的好的話,會留下令人深刻感動的印象,到目前為止所做的東西,完成時自己也覺得不是很滿意。

 

Q: 作品有所改變,那是否接近你正在尋找的呢?

也許是的,我認為我更想要得到「哇!」的這種感覺該有多好,而不是你看「阿,這是什麼什麼吧」「阿,這是這樣的吧」及「對呀對呀,我懂我懂」這樣的評語。

 

Q: 和製作作品比起來,比較想遇到什麼是吧。

以作品來說的話,舉例來說如果只想遇到那感覺,去海邊看見了石頭
感到非常療癒,這些都是可以做到的。我想做出的感覺是把那些歸為自己的東西,製作出不只僅有幸福,做出連自己都不知道這個真面目的作品。

 

Q: 關於材料

使用石粉黏土材料製作。我在製作時,時常反覆的打破然後又塑形,這種耐用的材料,非常適合我想要的感覺。

 

Q: 你打破很多次嗎?

雖然不想這樣,但當做到某些程度時,覺得不符合我的要求就會把他打破。有時不想這樣做時,就會放置一個晚上看看。若是能在多點效率就好了。

 

 

Q: 想對觀賞作品的人留話嗎?

「這個作品原來是這樣的啊」或覺得是這樣的生物也行,任由各位自由想像
我認為,雖不知其真面目是什麼,但那是有種自由,讓人心靈寄託的感覺,和每個相遇的人都有會相近的感覺
所以,我認為在和那個人相遇前,並不是「阿,是這個是這個啦」或「這是這樣,那樣吧」,而是碰觸到些什麼,接近那個人的烏托邦。

 

Q: 製作時有使用什麼技巧嗎?

一開始靈感來時,會先素描下來,用黏土做骨架,某個程度來說還只是一塊黏土
並不是只有會動,而是從內側湧出來,有意識的想做出線條的存在感,或是帶有肉體的作品
不是只做會動的,而是在尋找那個存在感,更接近那種感覺的東西,打破弄壞,捏塑延展,直到他看來可以展示給大眾看,雖然在那之前還只是一塊未塑形的黏土

 

 

Q: 感覺這次的作品變得更大一些。

剛開始製作時是小小的,其實自己也沒意識到,就不知不覺的越做越大,大到可以抱起來的作品。
製作時並不認為很大,但完成大的尺寸是需要很長的時間,這讓我備感壓力…做了老半天也沒有成品出來(笑)
雖然小的作品,讓我感覺良好,看了也有精神,但這次不只是這樣,為了表達這種感覺和存在感,也許就是這般的大小,雖然他的大小是可以用手製作,但是我卻沒有意識到越做越大了,所以無法完成時我感到很煩惱(笑)其實應該會更早完成才對啊!很痛苦(笑)
盡量的把體積增大,我認為這是非常好的尺寸。
上次做了一個自己也覺得很大的尺寸的作品,但我認為並不是這個是這樣的尺寸,那個是那樣的尺寸的感覺,而是當我製作時,非常集中專注在一個作品上,沒有考慮太多尺寸的大小,然後就變這麼大了。
我想做出不是只有看起來可愛,但感覺相當困難,所以沒有那種下定決心要做的話是做不到的。這次我意識到與製作那種有眼睛會說話的作品們有很大的不同。也許看了那些作品,有人覺得「這是什麼」,也有人會覺得「很讚喔」,若是這樣想也沒有關係,我想我已盡自己最大的能力了。

 

 

Q: 你覺得製作出這3個成品是怎麼樣的?

我非常期待,這將會是個很好的不明物體。
前幾次及上次的「PULSE」可感受到生命的鼓動及生物等,而這次說沒有生命也是很奇怪,他是靜止的,非常安靜的,儘管如此,我還是想做出狀態良好的作品。這就是我繼續製造這些生物般的作品,看起來是這樣的目的,但現階段已經無關生
命的有無了。我最近經常這樣想,比如說之前讀了道場六三郎先生的名言「生或是死都無所謂」,我非常認同這說法。
回想起來我覺得不管有無生命,在我的心中無論活不活著對我的影響是相同的,如果有影響我的人,這和活著是一樣的,我非常有這樣的感受。
當我看見石頭時,我深受感動,但並不是因為石頭是有鼓動的活著而感動,我認為這生命對我來說是有影響的。所以,就算和現實的世界毫無關係也希望可以做出對自己的生命有影響的作品。
雖然感覺到動,感覺到活著,不過他是非常安靜的,就是因為安靜而能互相彼此面對那會有多好。
無論是動物還是植物,但我更想用雙手做出那個可以心靈寄託的場所,用言語也無法表現出的那種感覺。

 

 

2018/04/12 tokyo